《AI×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2:垂直领域科学大模型
导语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集智科学研究中心和阿里云联合发布了《AI X 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梳理出35个研究前沿,来推动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本篇为前沿观察2,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得完整版下载地址,并能快速链接论文原文。
...
- 8小时前
语句的含义隐藏在何处?范畴论可能告诉我们答案
导语
如果词语的组合本质上是某种数学结构,那么意义是否就藏在统计规律之中?更惊人的是,这种分析竟揭示了信息熵与拓扑学之间隐秘的联系,暗示数学与语言可能存在某种深层同构。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对语言的理解,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相同与差异’的数学游戏?范畴论作为一种超越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不仅在语言分析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而且有希望催生出新的数学思想与工具。
...
- 8小时前
《AI×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1:基于LLM的科学研究
导语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集智科学研究中心和阿里云联合发布了《AI X 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梳理出35个研究前沿,来推动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本篇为前沿观察1,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得完整版下载地址、快速链接论文原文。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完整报告
基于LLM的科学研究
背景介绍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正在深刻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式。
...
- 8小时前
《AI X 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发布:35个研究前沿,开启科学发现的黄金时代
导语
从未来回望,2025年将被定义为“人工智能与科学发现深度融合的元年”。而这源于2024年两项诺贝尔奖均授予了AI深度参与其中的研究。物理学奖授予了科学家John J. Hopfield和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开创性贡献。诺贝尔化学奖则颁发给了科学家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M. Jumper,以表彰他们在计算机蛋白设计及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杰出成就。
...
- 2025-04-27
AI X SCIENCE十大前沿观察发布 | 杭州·云栖小镇
2050 是由杭州市云栖科技创新基金会与自愿者共同发起的一场关于“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的非营利活动。自愿、年青、科技、团聚,是它的关键词。
集智俱乐部在 2050@2025 年度大会发起了“无尽探索,集智涌现”学习节·集智俱乐部专场。4月26日上午在五云厅,开展了“融合·重构·超越——AI+Science的下一场范式革命,从这里开始”主题专场活动。
8 位科学先锋齐聚,跨越 AI、数学、生命、材料等多元领域。在这里,打破学科壁垒,见证AI与Science双螺旋交织,重新定义科学疆域,解锁科学新范式,开启一场认知边界的重构。
...
- 2025-04-27
复杂系统涌现的序参量理论 | 涌现动力学第二课
导语
集智学园联合华侨大学郑志刚教授开设「复杂系统的涌现动力学」系列课程,从同步到集群,从动力系统到统计物理,本课程为你全面、系统地介绍涌现动力学,从物理学视角建立起理论框架。
在第一节课程已阐述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的一般特征,讨论了如何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
现作为系列课程的第二讲,郑志刚教授将以「复杂系统涌现的序参量理论」为题,分析如何从复杂高维系统中得到描述系统行为的序参量,介绍支配原理。对于实际的难以建模的复杂系统,介绍近年来发展的基于复杂时空序列的本征微观态方法和Koopman方法。
...
- 2025-04-27
价值链复杂系统与碳足迹核算|周二直播 · 地球系统科学读书会
导语
为了能够深入理解人类世背景下地球系统各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演化机制,并为人类应对未来的地球系统科学重大挑战提供一套科学的认知框架,集智俱乐部联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陈德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樊京芳、东莞理工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陈爱芳、南开大学副教授戴启立老师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博士生班崭共同发起「地球系统科学」系列读书会第二季,将组织大家从新的研究范式出发梳理相关文献,并深入研读其中涉及的理论与模型。
从2025年3月4日开始,每周二晚上19:00-21:00,读书会将以线上形式进行,持续时间预计8-10周。读书会详情及参与方式见后文。
...
- 2025-04-27
参赛亦庄马拉松的机器人小海是如何炼成的丨周六直播·具身智能读书会
导语
万元门槛体验具身智能全流程开发!高擎机电自研的小π系列双足人形机器人,让具身智能开发不再高不可攀。万元级成本,开发者即可获得从组装调试到仿真训练、强化学习部署的完整体验。本周六晚,我们邀请了B站UP主、高擎机电的生态合作人,同济子豪兄分享和线上演示,揭秘具身智能算法背后的奥秘。
...
- 2025-04-24
Nat. Mach. Intell. | 最佳传输模型生成化学反应过渡态
深度原理 | 作者
在化学的微观世界里,过渡态(TS)就像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高峰”—— 当分子们为了发生奇妙的化学变化而剧烈碰撞时,必须跨越这个转瞬即逝的能量顶峰。然而,这个关键的中间状态就像闪电一样难以捕捉:实验仪器的 “快门速度” 跟不上它的变化节奏,而传统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又如同用慢镜头拍摄烟花,即使是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解析一个过渡态的结构也可能需要连续工作数小时甚至数天。
...
- 2025-04-24
逆向设计智能物质:可微分逻辑元胞自动机破解数十年难题
摘要
可微分逻辑元胞自动机是一种突破性计算模型,解决了元胞自动机领域数十年来的核心难题:如何从目标模式逆向设计局部规则。融合神经元胞自动机的学习能力与可微分逻辑门网络的离散特性,这一创新方法能以完全可微分方式自主推导规则,同时保留元胞自动机的离散本质。这一跨学科突破可能是迈向理论计算物质“Computronium”的关键一步,为未来计算描绘出能学习、支持本地处理且基于离散架构的新范式。
...
-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