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师大复杂系统“云”夏令营开启,周五周六22场名师讲座全程直播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第十一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将采用线上方式举办,促进系统科学的教育普及,主要面向全国高校的高年级优秀本科生,以及部分研究生、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本届复杂系统夏令营在7月10日(周五)和7月11日(周六)有22场名师讲座,集智俱乐部将进行全程直播,扫码点击「我要听」即可获取直播地址。
直播时间:
7月10日(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20
7月11日(周六):上午8:00-10:50,下午14:00-16:50
https://pattern.swarma.org/paper?id=daf13b0a-c18b-11ea-8618-0242ac1a0005&from=wechat
2020复杂系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负责系统科学学科的建设,学院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 2 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与集成,其中系统理论是全国重点学科。北师大系统科学学科 2017 年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国内系统科学学科建设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当前学院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向: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基本理论、地球系统的统计物理、认知与行为计算神经科学、生命与人工系统的群体运动、教育与社会复杂系统(经济、金融、人口等)。
始于 2010 年,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已经成功地举办了 10 届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活动,面向选拔出的全国高校的高年级优秀本科生,以及部分研究生、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我们进行系统科学学科相关研究进展的介绍,并且开展短期的工作交流及合作。今年,由于疫情防控,我们将采用线上方式举办第十一届夏令营活动,促进系统科学的教育普及。同时也将通过夏令营选拔有志于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攻读系统科学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直播时间表
7月10日(周五)直播课程安排:
讲者简介
陈晓松,教授
基本背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多年从事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复杂系统的相变与临界现象。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的统计物理、相变与临界现象、气候系统的统计物理。
狄增如,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与控制纵横》等杂志副主编。
研究方向:复杂网络、多主体系统的集体行为、经济和生物系统中组织和结构的涌现等。
樊瑛,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研究方向:复杂性理论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曾安,副教授
基本背景: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 Sci. Rep. 编委,及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复杂网络,信息物理和科学学等领域。
崔晓华,副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非线性动力学,非平衡统计及复杂网络应用。
研究方向:非线性系统中波的传播机制,钙离子动力学,复杂网络的应用。
武振伟,讲师
基本背景: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非晶态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非平衡统计物理、图论、机器学习等研究方法,探索过冷液体和玻璃态物质等典型复杂非平衡系统的结构与结构—动力学关系。代表性工作为具有拓扑属性原子结构序参量的提出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韩战钢,教授
基本背景: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复杂系统数字校园副主席。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理论,信息的功能性应用,基于 agent 建模,信号网络,遗传算法,蚁群、鱼群、机器人群体实验。
郭平,教授
基本背景: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高级会员,CCF 高级会员,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计算智能及其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科学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应用。
张江,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智俱乐部、集智AI学园创始人,腾讯研究院腾云智库、阿里研究院专家。
研究方向:机器学习、计算社会科学、复杂网络等。目前集中在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复杂系统研究中。
吴金闪,教授
基本背景:加拿大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理论物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在践行和呼吁融合边界的研究、教学和思考。活着就是为了做出个不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的人跟着。
研究方向: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基础、科学计量学、博弈论、网络科学、概念学习、投入产出分析。
李辉,教授
基本背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主要从事分子、细胞等多层次生命系统的生物物理研究,重点关注复杂动力学及相关统计物理问题。
研究方向:1. 单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复杂动力学;2. 多细胞 (组织) 的复杂动力学;3. 高精度单分子成像技术。
赵博,副教授
基本背景:吉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适应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复杂系统建模与机器人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等。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0 余篇。
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机器人控制等。
王大辉,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于工作记忆容量、决策的神经动力学机制,神经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以及类脑智能算法的研究。
研究方向: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算法研究。
斯白露,教授
基本背景:德国不来梅大学理论神经物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展脑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在记忆神经环路的计算机制、感知记忆神经计算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程分会、中国⼈⼯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员等多个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神经信号处理、计算神经科学、神经机器人
王文旭,教授
基本背景: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连续三年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发表 SCI 论文 120 余篇,4篇入选 ESI(1%)高被引,H-index=33。
研究方向:复杂性理论分析与建模、复杂系统实证分析、群体决策行为学实验、管控策略等。
廖旭红,副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影像人脑连接组学以及脑网络理论建模研究。
研究方向:基于神经影像和复杂网络理论的人脑网络计算方法学研究;复杂脑网络动力学计算模型研究,关注脑结构-功能关联。
李印赟,讲师
基本背景:俄亥俄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博士(生物物理方向),讲师,硕士生导师。哥廷根大学物理三所博后,计算神经科学方向。担任Brain Injury 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突触可塑性的生物物理机制研究及突触连接的神经回路建模,微观生物系统输运机制研究。
李红刚,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金融系统工程分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理论;经济金融系统复杂性;基于多主体的计算金融与经济;金融工程(风险管理);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
王有贵,教授
基本背景: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学协会(WEA)发起会员,非平衡社会科学(NESS)主要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研究方向:信贷经济学,复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重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
李汉东,教授
基本背景: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运筹学会随机服务和运作管理分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金融系统风险管理、金融量化交易执行策略以及人口系统工程等。
李小萌,博士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博士。专注于计算社会科学相关领域,尤其是人口迁移、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量化研究。
研究方向:人口迁移网络、要素流动与实体关系、国际贸易与多边障碍等复杂经济社会系统的研究。
陈清华,教授
基本背景: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复杂性研究,个体及群体行为的统计分析与建模。现关注结合内容分析的科学文献网络研究。
周锡饮,讲师
基本背景: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讲师。主持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子任务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0 篇,其中 9 篇发表在 top 期刊。
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网络特征与互馈机制、可持续性管理。
复杂系统夏令营
往年课程录像回顾
2019北师大复杂系统夏令营:
https://campus.swarma.org/course/933?from=wechat
2018北师大复杂系统夏令营:
https://campus.swarma.org/course/590?from=wechat
推荐阅读
集智俱乐部QQ群|877391004
商务合作及投稿转载|swarma@swarma.org
◆ ◆ ◆
搜索公众号:集智俱乐部
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