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子刊同期上线两篇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解码学习记忆的新机制
导语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2日23时整,Cell Reports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马欢教授团队与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周昌松教授团队关于大脑神经网络在特定频段可塑性波动的生理意义的研究,题为“Rational designing of oscillatory rhythmicity for memory rescue in plasticity-impaired learning networks”。
brainnews | 来源
01
01
学习记忆是人类情感和思维的基石。大脑网络特别是脑电波的动态改变对于学习记忆至关重要,对其机制和功能的解析被认为是实时解码大脑信息和实现脑机融合的关键。在临床上,脑电波的异常波动是老年痴呆症等认知功能受损的神经疾病最明显和最早期的标志之一,且在许多重大精神性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中,脑电波紊乱更是十分普遍。
针对这些与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密切相关的脑疾病,临床上已经发现脑电刺激具有许多药物和外科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无创性和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性等,引发了临床医生和基础科学家的浓厚兴趣。但由于脑电形成的复杂性,目前针对脑电波动态调控的了解还非常少,导致临床上采用的脑电刺激模式和参数的选择大部分都是基于临床“试错”经验。科学理论依据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脑电刺激疗法的发展和推广。
在认知过程中,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波动规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gamma频段和theta频段的耦合,这一独特的双频耦合方式可能与信息的有效编码相关。有一种科学假设是gamma频段与对于神经细胞可塑性发生至关重要的离子通道NMDAR的开放在动力学上存在相关性,脑电在gamma频段与theta频段的耦合可能对于大脑认知过程中神经可塑性的发生序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些假说目前都还局限于科学推断,是神经科学尤其是系统神经科学领域中还没有解决的知名科学猜想之一。
神经细胞将感受到的外界信息利用信号转导存储在神经细胞中,导致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及神经网络发生改变,这一介尺度的可塑性过程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生物学基础。浙江大学马欢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钙调激酶gCaMKII作为一个介导大脑中抑制性神经细胞可塑性调控的关键分子,可以在学习记忆过程中跨维度调控大脑神经网络在gamma和theta频段的波动,为从细胞分子水平操控大脑神经网络可塑性波动提供了可能。
但由于脑电频段的复杂性,若将gamma频段中每个频率与theta频段进行耦合后再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工作量巨大且缺乏实际操作可行性。因此,马欢教授课题组与周昌松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周昌松教授团队在物理建模上的技术优势,按照记忆巩固理论和其生物学特征参数建立了双层学习记忆网络模型,实现了在数字芯片上神经可塑性、神经网络动态波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整合。
在精准调控神经网络波动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超算能力穷举神经网络波动频率来分析其与记忆功能的关系;并通过转基因小鼠模型、光遗传学和行为学手段对关键发现进行科学验证,从而阐明神经网络在认知过程中可塑性波动的生理意义。
通过深度学科交叉与合作,马欢教授课题组与周昌松教授课题组发现: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抑制性神经元在theta频段的放电导致神经网络theta波的增强,而在gamma频段的放电导致神经网络gamma波的增强。
如果神经网络仅仅在theta频段振荡,大脑会由于缺乏适度的“抑制(inhibition)”而导致神经网络过度兴奋;如果神经网络仅仅在gamma频段振荡,大脑则会由于过多的“抑制反弹(inhibition rebound)”导致神经网络过度兴奋;只有神经网络在gamma耦合theta的双频振荡,大脑才可以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维持神经网络兴奋-抑制的相对平衡,从而实现记忆信息的有效编码和提取。
这一发现不仅首次阐明了脑电波在gamma和theta频段耦合的生理意义,为神经网络波动信息解码和脑机融合打下了基础,还提出了双频耦合刺激可能是脑电刺激更为有效的选择方案,为治疗认知障碍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脑电刺激参数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指导意义。
这项工作出自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浙江省良渚实验室马欢教授课题组和香港浸会大学周昌松教授课题组的合作,该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学段树民院士、胡海岚教授、李涛教授和美国贝勒医学院纪道云教授等的大力支持,工作由国家“脑计划”——“长期记忆存储与提取的机制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完成。
课题组招聘:
马欢教授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卫健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本领域一流杂志如Cell、Neuron、Cell Report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F1000 多次给予exceptional最高评价,研究成果写入美国神经科学教科书Principles of Neurobiology,推动了对记忆形成分子机制的理解。
马欢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学习记忆,神经可塑性,神经网络动态调控,神经发育,衰老与抗衰老,性别二态性、睡眠和神经精神性疾病等。课题组气氛融洽,技术完备,人才梯度完整,目前有多个研究员岗位诚邀加盟,同时正在大力招聘博士后。
研究员岗位包括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和“特聘副研究员”,待遇按照浙江大学相关规定执行、纳入浙江大学长聘tenure track体系。课题组长会整合团队力量支持加盟研究员的个人发展,将全力支持研究员获得国家“优秀青年”或“青年长江”等人才称号,实现共赢。
博士后为每位新入站的博士后提供15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课题的自由探索,优秀者出站可在杭州解决三甲医院研究员编制或留校,在站期间工资在30-40万之间,博士后出站留杭工作者可获得杭州市政府60万税后奖励。课题组过去招收的博士后入站2年内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资助率100%),已出站的4位博士后均在高校企业找到正式教职或工作,博后出站留杭工作者可以获得杭州市政府60万税后奖励。
我们特别欢迎具备以下相关专长或研究方向的前来应聘:
a,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 b,膜片钳技术;c,光遗传学;d,在体钙成像;e,在体多通道;f,睡眠;g,生物信息学。
联系方式:mah@zju.edu.cn;
课题组网址:https://person.zju.edu.cn/mah
02
02
2022年4月1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的Hisashi Tanigawa副教授,与日本新潟大学的Isao Hasegawa教授合作,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Decoding distributed oscillatory signals driven by memory and perception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的最新研究结果。
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使用了从猕猴前额叶皮层记录的皮层脑电信号,成功地解码了记忆中的颜色信息。他们发现,感知颜色信息和从记忆中回忆颜色信息在前额叶皮层的频率特异性和区域特异性的神经振荡模式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两种视觉体验:一种来自于外部直接的感官输入,而另一种则是基于大脑内部生成的图像,如心理图像、记忆、回忆和梦等。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两种视觉体验是截然不同且不可混淆的,但在一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症等)的患者中,幻觉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他们误将大脑内部生成的图像当成了从外部感知得的输入。然而目前,分离这两种视觉体验的潜在神经机制仍然未知。
前额叶皮层接收并整合外部输入和内部信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前额叶皮层通过神经振荡来协调大脑其他区域的神经过程,从而控制各种认知行为。因此,作者假设前额叶皮层中特定频率的神经振荡的空间模式可以差异化地表征外部感知或内部衍生的相同视觉特征。
在这项研究中,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团队将高密度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电极阵列植入猕猴前额叶皮层上,并在颜色回忆与感知任务期间记录皮层表面的局部场电位(图1)。然后尝试使用基于特定频率的神经振荡活动模式的机器学习方法来解码颜色信息。如果解码成功,则证明神经振荡模式可以表征这样的颜色信息。
研究者训练了两只猕猴来执行一项颜色回忆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它们需要从记忆中回忆起三种颜色(红色,绿色或蓝色)中的一种(图2)。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准备了两组视觉刺激,其中一组由三种不同的无色傅里叶变换子图形组成线索刺激,另一组由用三种颜色之一着色的形状组成选项刺激,然后将两组刺激人为地一一关联组合。
当猕猴拉动操纵杆时,猕猴前面的显示器将呈现其中一个无色刺激,经过2秒的延时期后,其中一个有颜色的形状刺激将会出现在显示器上。如果形状刺激的颜色与最开始呈现的无色刺激相关联(如图中的绿色),则猕猴松开操纵杆并获得果汁奖励。这意味着这只猕猴应该在延迟期间回忆起了它应该响应的颜色。
在另一个颜色被动注视任务中,猕猴被呈现一个有颜色的形状刺激,并在延迟一段时间后松开操纵杆时获得奖励。
通过植入的64通道电极(8✕8,电极中心距为2.5mm)阵列(见图3右),研究组记录了猕猴在执行这些任务期间前额叶皮层的皮层脑电信号。从记录的信号中提取不同频段的神经振荡信号,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来确定神经振荡的空间模式是否具有解码回忆或感知颜色信息的能力。
结果表明,特定频段和特定区域的神经振荡模式确实包含了这些颜色信息。具体而言,β波(13-30Hz)模式下对背侧前额叶皮层中回忆的颜色显示出了较高的解码正确率,而对腹侧前额叶皮层中感知的颜色显示出了较高的解码正确率(图3左和中)。
腹侧区域的θ波(4-8Hz)模式保留了关于回忆颜色的信息,而腹侧区域的α波(8-13Hz)模式保留了关于回忆和感知颜色的信息。此外,作者还发现保留回忆颜色信息的振荡模式在前额叶皮层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该研究结果表明,前额叶皮层的θ和β神经振荡可能参与使外部感官视觉输入和内部生成的图像产生不同意识体验的神经编码。该研究还表明,在认知和回忆层面,前额叶中的神经振荡在功能上有着差异化组织。使用高密度皮层脑电图的方法覆盖了相对较大的皮层区域,有可能通过神经振荡来阐明各种高级认知行为的详细功能组织。
此外,高密度皮层脑电图有望成为一种脑机接口方式,用于读取人类的认知状态,并成为语言和书写困难患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的交流手段。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676
课题组招聘
课题组招聘
博士于2001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分别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2002年到2006年) 、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心理所(2007年到2011年)从事博士后工作。随后,他担任了日本新潟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2011年至2013年) 、 以及新潟大学跨学科学术中心的副教授(2013年到2017年) 。在2017年5月,他正式加入浙江大学。
研究方向:
课题组的研究目标是在灵长类大脑皮层中探索高级认知功能(如物体识别,注意,工作记忆,长时程记忆)背后的神经机制。我们的研究着手于猕猴腹侧视觉通路,以及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实验室在猕猴上采用多种实验技术(包括内源信号光学成像,皮层脑电图,多电极阵列记录, 近红外神经刺激,神经示踪)开展这些研究工作。
实验室主页: http://www.ziint.zju.edu.cn/index.php/Index/Czindex.html?userid=34
课题组诚聘博士后一名,欢迎访问下方招聘链接!: http://www.ziint.zju.edu.cn/index.php/join/zindex.html?tid=6&userid=34
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
随着电生理学、网络建模、机器学习、统计物理、类脑计算等多种技术方法的发展,我们对大脑神经元相互作用机理与连接机制,对意识、语言、情绪、记忆、社交等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大脑复杂系统的谜底正在被揭开。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研究者的交流合作,我们发起了【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
集智俱乐部读书会是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系列论文研读活动,其目的是共同深入学习探讨某个科学议题,激发科研灵感,促进科研合作。【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由集智俱乐部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将于3月19日开始,每周六下午14:00-16:00(或每周五晚上19:00-21:0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行,预计持续10-12周。期间将围绕神经网络多尺度建模及其在脑疾病、脑认知方面的应用进行研讨。
详情请见:
推荐阅读
-
前沿综述:大脑结构网络、功能网络和网络控制中的物理学 -
Nature 评论:走出实验室的神经科学 -
意识谜题揭开前夜:是源于信息处理过程?还是神经网络内在属性? -
怎样科学地研究“意识”?这里为你梳理了一条探索路径 -
《张江·复杂科学前沿27讲》完整上线! -
成为集智VIP,解锁全站课程/读书会 -
加入集智,一起复杂!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