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如果让你使用70万来自不同国籍、性别和年龄的人的GPS运动轨迹数据,构建数学模型,解释人类的通勤有何规律,你会怎么做?来自11月18日的一篇 Nature 杂志文章,对此给出了回答。



1. 人类的流动

究竟是不是无标度的

 

在个人层面上,每个人旅行都是为了与他人联系,交换友谊、知识或商品,参与集体活动,获得教育、经济机会和休闲等城市功能。因此直觉上,我们会发现人类流动发生在特有的空间尺度下,比如我们大多在邻里、本市和国内出行。

但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生活比邻居的生活更令人兴奋——尽管也许没有音乐家的生活那么令人兴奋——他们经常外出排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举办演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巡回演出。

然而,如果我们的日常活动留下痕迹——就像蚂蚁留下信息素的痕迹一样——这些痕迹会有一个可以被感知的模式吗?如果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不同的城市或国家,这种模式还适用吗?

只有通过分析全球流动模式,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智能手机、信用卡和其他技术使用情况进行广泛的地理追踪,同时学者们利用这些数据集进行分析得到结论:人类旅行是无标度的[1-3]。例如下图展示的旅行距离/时长和对数化后频率的关系,呈明显相关,即无标度的性质。

人类流动在距离和频率之间存在无标度的性质丨来自参考文献[1]

然而,这不仅与我们的直觉相矛盾,而且与地理学领域的常识相矛盾——即个人的流动性取决于环境,同时受到成本的制约。无标度还意味着,我们的行动是可预测的。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11月18日的Nature论文给出了回应。


2.层次化的流动模型

解决了上述矛盾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与我们对空间的等级观念相一致的模型——即个人根据所处环境,在不同的尺度内流动。该研究解析了全球数十万人的高时空分辨率 GPS 定位数据,据此推断出每个人的旅行轨迹具有等级结构。该研究证实,感知到的结构不是我们大脑的产物,也不是强加的行政划界,而是与我们在空间中移动的方式相对应。

该研究利用全局追踪来识别典型的空间尺度,这些等级性的尺度在论文中被称为容器,如下图所示,展示了不同尺度(邻里、城市内、城市群及区域)范围。不同层级的容器之间的差异,超越了典型个体大小之间的差异区别。在每个容器内,居民的旅行活动频次会呈现显著的聚集。一个人在小容器中的特定位置之间移动,这些小容器位于中容器中,而中容器又位于大容器内。

不同尺度的”容器“示意图

该研究发现集装箱的大小与容器内部的出行时间和距离,都呈对数正态分布,如下图所示。

不同容器内部的通行时间和时长分布

该发现,与之前报道[1-3]的无标度分布相反,对数正态分布分布比无标度分布(幂律)分布给出了更好的统计拟合。

当所有的容器被聚合,而非单独考虑时,即通过将所有容器内的出行,以及跨容器的出行聚合起来,可以获得幂律分布,从而调和新旧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如下图所示,将不同尺度的出行数据汇总,以容器大小标准进行分组统计,结果显示无论对于出行距离还是时间,聚类效果都有了显著提升。

通过聚合跨容器的出行,重现了之前发现的无标度幂率


3. 再现人类流动性的

关键特征数学模型

 

该研究另一项成就是使用该模型产生模拟的人类通勤记录,比较这些记录与真实世界中,在性别和城市化水平相关的人类通勤行为模式上的差异。

例如,尽管女性的通勤模式比男性更复杂,但在空间上的范围却更小。例如下图所示,纵轴描述男性和女性通勤模式上的复杂度差异,该数值越大,展示样本男女的通勤模式对应的层级差异数越小。而横轴的GIl指数代表男女平等的程度。

性别平等和通勤复杂度的差异

性别差异可以理解为,越是男女不平等的地方,男性的通勤模式中拥有的层级就越多,例如男性可以在不同的城市群或国家间通勤,而女性的流动局限在邻里,因而女性呈现出在更小范围内,更为复杂的模式。由此,男性和女性在通勤层级数上的差异越大,该样本女性的通勤范围更小,模式更复杂。

此外,该研究还证实,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比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在更巨大的容器内进行通勤。下图展示了不同层级的容器内部,乡村(橙色线)和城市(绿色线)的通勤距离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的累计概率分布。

不同层级的通勤距离,乡村居民都显著大于城市居民

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何会在人类通勤模式中,观察到等级结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型,试图捕捉物理形态与城市功能在共同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模式。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变化缓慢,而土地利用和人口变化迅速,这些尝试遇到了各种挑战。

城市交通系统是为了灵活地满足不同交通速度,调节不同步调的人类互动而形成的。几个世纪以来,我们通过道路网络,留下了通勤的痕迹,在多种尺度上编码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等级结构。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该研究是否可以延伸到解释为什么,层次化的容器这样的模式会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以及为什么不同城市有各自独特的形态。我们观察到的城市空间组织是几个世纪流动的结果吗?该研究能否帮助预测我们城市的未来?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模型来预测、塑造及改变城市的通勤轨迹?这些都是该研究可能的后续探索方向。

本文编译自: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197-1


参考文献

[1] Brockmann, D., Hufnagel, L. & Geisel, T. The scaling laws of human travel. Nature 439, 462–465 (2006).

[2] González, M. C., Hidalgo, C. A. & Barabási, A.-L.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Nature 453, 779–782 (2008).
[3] Song, C., Koren, T., Wang, P. & Barabási, A.-L. Modelling the scaling properties of human mobility. Nat. Phys. 6, 818–823 (2010).

译者:郭瑞东
审校:赵雨亭
编辑:邓一雪

复杂科学最新论文


集智斑图顶刊论文速递栏目上线以来,持续收录来自Nature、Science等顶刊的最新论文,追踪复杂系统、网络科学、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前沿进展。现在正式推出订阅功能,每周通过微信服务号「集智斑图」推送论文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订阅:



推荐阅读


生命复杂性系列读书会
Nature人类行为封面:复杂演替系统中的幂律增长模式
Nature:构建疫情中的人类移动网络,哪里最需要严防死守?
网络科学前沿:寻找复杂网络中人类信息处理的普遍模式
Nature人类行为:评估新冠病毒带来的“信息流行病”
加入集智,一起复杂!





集智俱乐部QQ群|877391004

商务合作及投稿转载|swarma@swarma.org

◆ ◆ 

搜索公众号:集智俱乐部


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点击“阅读原文”,追踪复杂科学顶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