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冯·诺依曼 | 集智百科
本词条由集智俱乐部众包生产,难免存在纰漏和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反馈或者前往对应的百科词条页面进行修改,一经修改,可以获得对应的积分奖励噢!
目录
基本信息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原名诺依曼·亚诺什·拉约什(匈牙利语:Neumann János Lajos),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银行家家庭,逝于1957年2月8日,享年54岁。美国籍犹太人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冯·诺依曼是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他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1940年后,转向应用数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计算方面的贡献。之后,他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在共同讨论基础上起草全新的101页报告“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提出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确定的计算机结构,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推进人类文明迈入电子计算机科学时代。
1944年与摩根斯特恩 Oskar Morgenstern 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1946年,冯·诺依曼开始研究程序编制问题,他是现代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的缔造者之一。他首先研究线性代数和算术的数值计算,后来着重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离散化以及稳定问题,并给出误差的估计。他协助发展了一些算法,特别是蒙特卡罗方法。40年代末,他晚年开始研究自动机理论,研究一般逻辑理论以及自复制系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深入比较天然自动机与人工自动机。他逝世后其未完成的手稿在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是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
冯·诺伊曼的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主要著作收集在《冯·诺伊曼全集》(6卷,1961)中。他有两点精髓贡献:二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所以后人称其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研究成果
冯·诺依曼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他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0年以前,主要是纯粹数学的研究:在数理逻辑方面提出简单而明确的序数理论,并对集合论进行新的公理化,其中明确区别集合与类;其后,他研究希尔伯特空间上线性自伴算子谱理论,从而为量子力学打下数学基础;1930年起,他证明平均遍历定理开拓了遍历理论的新领域;1933年,他运用紧致群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五问题;此外,他还在测度论、格论和连续几何学方面也有开创性的贡献;从1936~1943年,他和默里合作,创造了算子环理论,即所谓的冯·诺伊曼代数。
1940年以后,冯·诺依曼转向应用数学。如果说他的纯粹数学成就属于数学界,那么他在力学、经济学、数值分析和电子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则属于全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冯·诺伊曼因战事的需要研究可压缩气体运动,建立冲击波理论和湍流理论,发展了流体力学;从1942年起,他同莫根施特恩合作,写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这是博弈论(又称对策论)中的经典著作,使他成为数理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冯·诺依曼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ENIAC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EDVAC)。这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确定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1946年,冯·诺依曼开始研究程序编制问题,他是现代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的缔造者之一,他首先研究线性代数和算术的数值计算,后来着重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离散化以及稳定问题,并给出误差的估计。他协助发展了一些算法,特别是蒙特卡罗方法。
40年代末,他开始研究自动机理论,研究一般逻辑理论以及自复制系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深入比较天然自动机与人工自动机。他逝世后其未完成的手稿在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
冯·诺依曼的主要著作收集在《冯·诺伊曼全集》(6卷,1961)中。
无论在纯粹数学还是在应用数学研究方面,冯·诺依曼都显示了卓越的才能,取得了众多影响深远的重大成果。不断变换研究主题,常常在几种学科交叉渗透中获得成就是他的特色。
简单来说他的精髓贡献是两点:二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
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时,不能不提及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而在经济学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
冯·诺依曼在数学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主要从事算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关于集合论中超限序数的论文,显示了冯·诺依曼处理集合论问题所特有的方式和风格。他把集会论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体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论的基础。他从公理出发,用代数方法导出了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基本运算、重要定理等。特别在1925年的一篇论文中,冯·诺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种公理化系统中都存在着无法判定的命题。
1933年,冯·诺依曼解决了希尔伯特第5问题,即证明了局部欧几里得紧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紧群理论与波尔的殆周期函数理论统一起来。他还对一般拓扑群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弄清了它的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与实数是一致的。他对算子代数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算子代数这门新的数学分支。这个分支在当代的有关数学文献中均称为冯·诺依曼代数。这是有限维空间中矩阵代数的自然推广。冯·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弈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弈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教学思想。冯·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作过重要的工作。
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数值分析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开拓性工作。
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科洛萨斯”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1)没有存储器;(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感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
1944年,诺伊曼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该工作涉及到极为困难的计算。在对原子核反应过程的研究中,要对一个反应的传播做出“是”或“否”的回答。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几十亿次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指令,尽管最终的数据并不要求十分精确,但所有的中间运算过程均不可缺少,且要尽可能保持准确。他所在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为此聘用了一百多名女计算员,利用台式计算机从早到晚计算,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穷无尽的数字和逻辑指令如同沙漠一样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尽。
被计算机所困扰的诺伊曼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ENIAC计算机的研制计划,从此他投身到计算机研制这一宏伟的事业中,建立了一生中最大的丰功伟绩。
1944年夏的一天,正在火车站候车的诺伊曼巧遇戈尔斯坦,并同他进行了短暂的交谈。当时,戈尔斯坦是美国弹道实验室的军方负责人,他正参与ENIAC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在交谈中,戈尔斯坦告诉了诺伊曼有关ENIAC的研制情况。具有远见卓识的诺伊曼为这一研制计划所吸引,他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
冯·诺依曼由ENIAC机研制组的戈尔德斯廷中尉介绍参加ENIAC机研制小组后,便带领这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技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1945年,他们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的缩写)。在这过程中,冯·诺依曼显示出他雄厚的数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的顾问作用及探索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诺伊曼以“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为题,起草了长达101页的总结报告。报告广泛而具体地介绍了制造电子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新思想。这份报告是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它向世界宣告: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EDVAC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报告中,诺伊曼对EDVAC中的两大设计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设计思想之一是二进制,他根据电子元件双稳工作的特点,建议在电子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报告提到了二进制的优点,并预言,二进制的采用将大大简化机器的逻辑线路。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实践证明了诺伊曼预言的正确性。如今,逻辑代数的应用已成为设计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手段,在EDVAC中采用的主要逻辑线路也一直沿用着,只是对实现逻辑线路的工程方法和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作了改进。
博士生导师
费耶尔·利波特 Lipót Fejér
费耶尔·利波特 Lipót Fejér (1880年2月9日-1959年10月15日,布达佩斯)是匈牙利数学家,在布达佩斯费尔任教期间,他领导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匈牙利分析学派。他是数学家的论文导师,如约翰·冯·诺伊曼,Paul Erdős, George Pólya 和 Pál Turán
学生
博士生:
-
唐纳德·B·吉利斯 Donald B. Gillies -
以色列·霍尔珀林 Israel Halperin -
弗里德里希·莫特纳 Friederich Mautner
其他著名学生:
-
保罗·哈尔莫斯 Paul Halmos -
克利福德·休·窦克尔 Clifford Hugh Dowker -
贝诺瓦·曼德布罗特 Benoit Mandelbrot
编者推荐:自生成结构读书会
《第一季:共识——自生成结构与自复制自动机的研究背景》暂定框架:
-
自指与主体涌现——自生成结构综述
-
当代生物学哲学中生命本质的理论源流
-
CAS系统与J.England的理论
-
生命的涌现及与主体涌现的区别
-
生命起源的研究前沿
-
自复制自动机理论-冯·诺依曼的5堂课
-
自复制自动机的程序实现
-
人工生命的假说和模型
参与方式
本读书会适合的参与对象:
-
基于复杂系统相关学科研究,对生命、意识本质相关话题有浓厚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
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并对复杂科学充满激情,对世界的本质充满好奇的探索者;
-
欢迎基于读书会所列文本和文献的具体探讨,欢迎进一步提供适合的文献和主题,欢迎提供话题和分享;
本读书会谢绝的参与对象:
运行模式
主题形式:
-
本季主题读书会按照内容与暂定框架,贯次开展;
-
每 1 周由 1-2 名读书会成员领读相关论文,进行线上会议,与会者可以广泛参与讨论(以 PPT 讲解的形式,直播间互动交流);
-
本季主题读书会最后一期为圆桌会议形式的主题讨论;
-
本季读书会(12期)保证金共计 299 元/人。
-
满足如下条件之一者全额退款(本季读书会结束后统一退费):
-
贡献了一次讲座(1小时左右)内容的(需要提前向主持人申请并通过试讲);
-
完成了一篇以上读书笔记写作,并在集智俱乐部公众号分享。(读书笔记标准:字数3千以上,图文并茂,具体请参照此文:前沿综述:大脑结构网络、功能网络和网络控制中的物理学);
-
认真完成集智百科相应的编撰任务,经过集智百科团队审核通过,并达到299积分。(详情见激励制度)
-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不仅可以全额退款,还有额外奖励:
-
由读书会内容启发,产生了靠谱的新产品创意,并在读书会结束 2 个月内提交了详细的产品策划方案,并通过了集智俱乐部组织的相应考核答辩的;
-
由读书会内容启发,萌发了科研论文创意,在读书会结束 2 个月内完成初稿,并在最终的论文成果中致谢集智俱乐部的(需要发表在SCI等核心刊物上)。
报名步骤

第二步:填写信息后,进入付款流程,提交保证金299元。(符合退费条件后可退费)
第三步:添加负责人微信,拉入对应的读书会讨论群。
百科项目志愿者招募



在这里从复杂性知识出发与伙伴同行,同时我们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加入这个团队,使百科词条内容得到扩充,并为每位志愿者提供相应奖励与资源,建立个人主页与贡献记录,使其能够继续探索复杂世界。
如果你有意参与更加系统精细的分工,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来源:集智百科
编辑:王建萍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词条约翰·冯·诺依曼原文与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