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手握两片叶子,当它们距离较近时很容易区分,距离较远时则难以区分,这是感知的基本原则。12月7日发表在PNAS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指出,随着时间推移,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也遵循同样的原则。


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自我表征

张澳 | 作者

邓一雪 | 编辑



论文题目:

Temporal self-compression: Behavioral and neural evidence that past and future selves are compressed as they move away from the present

论文地址: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49/e2101403118

人在一生中不断成长、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表上,还体现在偏好,甚至性格特征上。在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变化时,我们对自我的感知与神经表征如何变化呢?这一关于自我认知的问题困扰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数个世纪,至今仍缺乏实证研究。


心理学领域中的 Weber–Fechner 定律或许对该问题有所启发。该定律定量描述了人类感知与物理刺激间的关系,指出对人类感官知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而言,物理刺激的变化在感知上以对数形式被压缩。换句话说,刺激强度越大,人类对刺激变化的感知越弱。在认知科学领域,“表征压缩(compressed representation)”指刺激表征对各尺度刺激强度的敏锐度不同,较强刺激的变化比较弱刺激的变化更难分辨。表征压缩也出现在除感官刺激表征外的其余表征现象中,比如记忆也是随时间被对数压缩的。既然许多心理现象的表征存在被压缩的规律,那么类似的原则是否也适用于自我表征呢?


12月7日发表于PNAS的文章通过四个实证研究,表明自我表征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压缩,从而难以区分。在研究1到3中,被试对自己与他人(本研究中选择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作为他人)在过去和未来不同时间点的特质进行评分。在研究4中,被试在接受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时完成不同时间点的特质评分,来寻找自我表征随时间变化的神经证据,并通过表征相似性分析(representational similarity analysis),来确定神经自我表征是否随时间推移而被压缩。


图1. 实证研究示意图。(A)在研究1到3中,被试在过去和未来的9个时间点上,对自己及他人的人格特质以滑动量表评分。(B)除了特质评分,研究1的被试需要拖动一个动态的黄色圆圈(代表未来或过去的自己)接近或远离灰色圆圈(代表现在的自己)。(C)在4次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过程中,研究4的被试需要在9个时间点上,从两个特质中选择与自我或他人更相符的特质。


研究1表明,相比于当前的自我,人们会压缩他们在未来和过去的自我,导致远端自我间相对近端自我间更难以区分。研究2进一步发现,相比于表征他人,这种压缩效应在表征自我时更显著。尽管研究1、2的结果与自我表征压缩的假设一致,但存在对实验结果的另一种可能解释,即个体仅随机改变自我表征,与时间尺度无关——研究3排除了这种解释存在的可能。最后,研究4在默认网络区域,包括内侧脑前额叶外皮和后扣带回皮质发现了自我表征压缩的神经证据。


图2. 通过全脑表征相似性分析寻找自我表征压缩的神经证据。


这篇研究通过量表评分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揭示了人类自我表征的压缩效应,并在大脑默认网络区域找到了这一效应的神经证据。该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人们的某些反直觉行为,比如双曲贴现行为 (hyperbolic discounting)——人们宁愿选择金额较小的眼前报酬也不选择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但是若在距今遥远的时间背景下面对同样的选择,人们却倾向于选择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本文指出遥远未来时间的自我是较难区分的,因此我们会在距今遥远的时间背景下对两种选择不区别对待,从而等待更大的回报。



复杂科学最新论文


集智斑图顶刊论文速递栏目上线以来,持续收录来自Nature、Science等顶刊的最新论文,追踪复杂系统、网络科学、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前沿进展。现在正式推出订阅功能,每周通过微信服务号「集智斑图」推送论文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订阅: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追踪复杂科学顶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