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通知(第四轮)

会议主题:脑器交互与心身医学

脑科学是本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前沿科学,而信息科学则是当前最富有活力的学科,两者的交叉领域“神经信息”不仅蕴含诸多重大科学问题,而且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均可能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欧M、M国和R本都已实施相关的脑计划,中G脑计划的首轮项目也已正式发布。
电子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神经信息交叉领域的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神经成像、神经工程和类脑智能”三箭齐发的研究态势,并具有了很好的国际合作研究氛围。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推动神经信息交叉领域的发展,在已成功举办六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的基础上,电子科技大学和Bacomics(脑器交互)杂志计划于2022年8月19日-21日成都举行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莅临!
本次会议主题为“脑器交互与心身医学(Brain-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会议主席为尧德中和陈勇。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Brain-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Bacomics期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省认知科学学会联合承办,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G脑电联盟、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西部脑智联盟、中G医学科学院神经信息创新单元、全球脑科学联盟(Global Brain Consortium)、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和成都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协办,特别鸣谢上海心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翰翔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赢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提供部分支持。
本次会议已邀请18位大会报告,6个分论坛报告(约30位讲者),86篇墙报摘要,欢迎更多同行现场交流。
今年会议将与Taylor & Francis出版社旗下的Brain-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Bacomics杂志合作,将邀请会议录用的强相关论文投稿,经杂志审稿后予以免费优先发表(投稿系统https://www.tandfonline.com/journals/tbac20)。
•    会议官网:www.neuro-info.com
•    会议时间:2022年8月19日(报到)-21日
•    会议地点: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成都市西芯大道1号)
•    会议日程拟安排如下:

日期

时间

内容

报告人

8月

19

10:00

20:00

会议报到注册

8月

20

8:30

8:50

开幕式

8:50

9:00

合影

9:00

9:40

大会报告:求索大脑智慧本质,照亮类脑智能之路

郭爱克 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

9:40

10:20

大会报告: Lifespan brain  atlases of EEG sources: a multinational study

Pedro Valdes-Sosa 院士(古巴神经科学中心/电子科技大学)

10:20

10:35

茶歇

10:35

11:05

大会报告: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精神障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与思考

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1:05

11:35

大会报告:Autonomous task  learning for motor brain machine interfaces

王怡雯(香港科技大学)

11:35

12:05

大会报告:Hierarchal modular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 segreg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ir balance  underlying diverse cognitive abilities across individuals

周昌松(香港浸会大学)

12:05

午餐

13:30

14:00

大会报告: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

吕宝粮(上海交通大学)

14:00

14:30

大会报告:侵入式运动脑机接口中任务相关信号如何表达手臂运动

王跃明(浙江大学)

14:30

15:30

Poster宣讲

Poster作者

15:30

15:45

茶歇

15:45

18:15

分论坛1:脑肌交互及智能医疗

组织者:刘洪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谢平(燕山大学)

分论坛2:认知与注意力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

组织者:孙煜(浙江大学)、梁臻(深圳大学)

分论坛3:脑机接口标准化:现状、进展及愿景

组织者:范科峰、余云涛、蔺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分论坛4:脑机接口中的智能学习理论和方法

组织者:徐鹏(电子科技大学)金晶(华东理工大学)

分论坛5:精神疾病的无创脑调控

组织者:罗程(电子科技大学)

分论坛6:大尺度脑动态建模与分析

组织者:郭大庆(电子科技大学)

18:15

晚餐

8月

21

8:30

9:00

大会报告人脑低频振荡组织的内在频率架构

左西年(北京师范大学

9:00

9:30

大会报告:多模态/混合脑机接口及其应用

李远清(华南理工大学)

9:30

10:00

大会报告: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

明东(天津大学)

10:00

10:15

茶歇

10:15

10:45

大会报告:肠道微生物:神经疾病研究新切入点

谢鹏(重庆医科大学)

10:45

11:15

大会报告:胶质增生与炎症反应对脑机接口的影响与干预

许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11:15

11:45

大会报告:基于磁共振技术的针刺中枢机理研究现状

曾芳(成都中医药大学)

11:45

午餐

13:30

14:00

大会报告:抑郁症过度诊断现状及Neuro11量表

郭毅(深圳市人民医院)

14:00

14:30

大会报告: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对癫痫疗效评估研究进展

李其富(海南医学院)

14:30

15:00

大会报告: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脑神经机制

周波(四川省人民医院)

15:00

15:30

大会报告:抑郁症的可塑性损伤整合模型

何宗岭(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

15:30

15:45

茶歇

15:45

16:15

大会报告:Decoding  emotion-specific and dynamic brain mechanism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Benjamin Becker(电子科技大学)

16:15

16:45

大会报告:从身心医学、脑机接口到脑器交互

尧德中(电子科技大学)

16:45

17:00

闭幕式


其中,分论坛(8月20日15:45-18:15)信息如下:

论坛

报告人

题目

 

 

分论坛1:脑肌交互及智能医疗

组织者:刘洪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谢平(燕山大学)

刘洪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脑肌耦合信息度量及医疗应用

席旭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神经肌肉电刺激波形和时长对功能性皮层肌肉耦合的影响

胡晓翎(香港理工大学)

移动式外神经肌骨系统在脑卒中远程康复中的应用

郑杨(西安交通大学)

皮质肌肉耦合在中风康复中可以用来做什么?

Oluwarotimi Williams  Samuel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院)

Multi-Artifact  Cancellation Approach for Improved Motor Intent Decoding i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陈晓玲(燕山大学)

多模态神经-肌肉功能耦合及在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中应用

 

 

分论坛2:认知与注意力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

组织者:孙煜(浙江大学)、梁臻(深圳大学)

孙煜(浙江大学)

脑力负荷评估中的脑电特征及其在神经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梁臻(深圳大学)

自然范式下自下而上视觉注意力机制的大脑动态分析研究

司霄鹏(天津大学)

基于多模态神经成像与深度学习的脑状态识别及脑疾病检测

李发礼(电子科技大学)

P300网络的个体差异及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李刚(浙江师范大学)

驾驶疲劳的自调节神经机制研究

 

 

分论坛3:脑机接口标准化:现状、进展及愿景
组织者:蔺芳、范科峰、余云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蔺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Standardization  Status and Vision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主持人:


余云涛

蒲江波(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 Gaps: Risks, Ethics, and Social Impacts

徐建(浙大西投脑机智能研究中心)

Standardization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rain Information I/O Interface and Data  Analysis

对话人:

余云涛 正高级工程师

吕宝粮 教授

徐建 研究员

蒲江波 副研究员  

秦云 副研究员

圆桌对话(主持人:潘纲)

对话主题: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ies standardization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脑机接口关键技术与产业标准化

分论坛4: 脑机接口中的智能学习理论和方法

 组织者:徐鹏(电子科技大学)、金晶(华东理工大学)

金晶(华东理工大学)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s at ECUST

王跃明(浙江大学)

How  Task-related Information Represent Reaching in M1 for Motor BCI

王毅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High-spe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ased o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许敏鹏(天津大学)

Data  augmentation for 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bas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y estimating source aliasing matrix

闫天翼(北京理工大学)

Neuromodul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avigation

李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俞祝良(华南理工大学)   

Brain  Source Imaging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孔万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Task-independent  brainprint recognition

徐鹏(电子科技大学)

The  assessment of brain function and the diagnosis of brain diseases based on  brain network analysis

 

 

 

分论坛5:精神疾病的无创脑调控

组织者:罗程(电子科技大学)

 

罗 程(电子科技大学)

Personalizing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tocols for schizophrenia

唐莺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Improvement  of Visuospatial Learning by Personaliz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mong Subjects at 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

季公俊(安徽医科大学)

Imaging-guided  rTMS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王 珏(成都体育学院)

fMRI-guided  individualized precise-targeting rTMS

蒋思思(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Multimodal  brain dynamics determine response to neuromodulation

李鹤纯(电子科技大学)

The  effects of network-based tDCS on the cerebellar functional gradient

黄 欢(电子科技大学)

Reconfiguration  of Functional dynamics in Cortico-thalamo-cerebellar Circuit in schizophrenia  following high-frequency rTMS

 

 

 

分论坛6:大尺度脑动态建模与分析

组织者:郭大庆(电子科技大学)

 

闵斌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The  representational geometry of sequence working memory in macaque prefrontal  cortex

王大辉(北京师范大学)

Spiking  network with heterogenous connectivity and STP for clustering reports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刘泉影(南方科技大学)

Online  Learning Koopman operator for Closed-loop Electrical Neurostimulation

张捷(复旦大学)

Dynamic  Brain Network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俞连春(兰州大学)

The  critical dynamics in human brains: Evidence from computer modeling and  rs-fMRI data analysis of 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

王荣(西安科技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

Lifespan  associations of resting-state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with ADHD symptoms

郭大庆(电子科技大学)

Large-scale  brain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BCI


•    会议注册现已开放,请通过上述网站中的会议系统注册,注册费用标准如下:学生代表1000元,非学生代表1600元。该费用包含会议资料和会议期间用餐,住宿与往返交通费由参会者自理。为更好地为参会者提供参会服务,第七届神经信息国际会议组委会委托成都翔域会务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服务,并代为收取会议注册费,注册费发票在会议期间领取。注册费缴纳方式有以下几种:

1)通过会议网站www.neuro-info.com的会议注册系统缴纳,支持银行卡(含公务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
2)对公转账:
         开户单位:成都翔域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外北支行
         账号:4402 2140 0900 6752 334
         附言:神经信息会议-单位-姓名

3)现场缴费,支持现金、银行卡(含公务卡


•    会议住宿推荐:为方便各位代表参会,组委会与成都新希望高新中心假日酒店达成协议,为本次会议参会者提供优质住宿,优惠价为400元/间/天(酒店地址成都市西芯大道1号附1号,与会场所在的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为同一栋楼),参会代表可通过以下链接以优惠价进行住宿预订。
单间链接:(单间链接可点击文章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
https://www.holidayinn.com/redirect?path=hd-hotel-reviews&brandCode=HI&localeCode=zh&regionCode=280&hotelCode=CTUHT&_PMID=99801505&GPC=Z36&cn=no&viewfullsite=true
标间链接:
https://www.holidayinn.com/redirect?path=hd-hotel-reviews&brandCode=HI&localeCode=zh&regionCode=280&hotelCode=CTUHT&_PMID=99801505&GPC=ZH3&cn=no&viewfullsite=true
温馨提示:由于8月正值成都旅游旺季,优惠房间数有限,预订者从速。优惠价格只有8月19日和8月20日两晚可用,且通过上述链接预定才能享受(其他方式预定或选择其他日期均无法享受优惠价),预定时姓名请用拼音填写(如张三,请填写Zhang San)。若上述优惠房间预订满额,参会者可自行预订会场周边酒店。

•    交通建议: 


成都东站下车后可在火车站内乘坐地铁二号线,到百草路站A口出站,左转沿天目路直行约18分钟可抵达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



成都站下车后可在火车站内乘坐地铁七号线,到一品天下站站内换乘二号线,到百草路站A口出站,左转沿天目路直行约18分钟可抵达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


成都双流机场下飞机后可在机场内乘坐地铁十号线,到太平园站站内换乘地铁七号线,到一品天下站站内换乘二号线,到百草路站A口出站,左转沿天目路直行约18分钟可抵达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


成都天府机场下飞机后可在机场内乘坐地铁十八号线,到火车南站站站内换乘地铁一号线,到天府广场站站内换乘二号线,到百草路站A口出站,左转沿天目路直行约18分钟可抵达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


•    会议咨询邮箱:neuroinformation@163.com

   

•    疫情防控温馨提示: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进入会场前请佩戴好口罩,入场时测量体温。根据目前政策,四川省外参会代表需出示到达成都后的24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四川省内代表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方可进入会场。

根据四川目前的“入川即检”政策,来(返)川人员须在机场、高铁站、高速路出口等查验点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扫描“入川即检特殊场所码”(简称“入川码”)并立即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四川天府健康通”将进行临时弹窗提示,此时可入住酒店,但需等弹窗消失后才可进入会场(弹窗会在核酸结果出来后自行消失)。
为方便参会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组委会将在会场外设立临时核酸检测点,具体安排在报到注册时告知。

若疫情防控要求有调整,组委会将及时告知参会者



附:大会报告人介绍


大会报告者介绍

郭爱克
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G科学院院士。现任中G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G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973”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基础研究》和《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研究》首席科学家。现担当中G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科学前沿与交叉研究《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他多年从事视觉信息加工、学习记忆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近年来,郭爱克院士在基因-脑-行为-认知相结合的框架下,从演化的角度,对果蝇的学习记忆与抉择等高级认知的精准的神经环路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曾获1993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度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 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中G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度亚太神经网络协会杰出成就奖。

Pedro A. Valdés-Sosa
古巴科学院院士,自2015年起作为GJ特聘专家全职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作,现任“中G-古巴神经科技转化前沿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OHBM Fellow。1973年, Valdes-Sosa教授获得古巴哈瓦那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1976年,获得古巴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学位;目前,Valdes-Sosa教授主要致力于神经信息、神经建模、医学数理统计和EEG/fMRI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来华之前Valdes-Sosa教授是古巴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副主席,主管科学研究工作;于2011年被选为古巴科学院及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以表彰他在脑电(EEG)和磁共振(MRI)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多导联电生理分布源成像、Granger因果连接分析、神经集群数学模型和fMRI-EEG融合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多项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成果。自今,Valdes-Sosa教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0497余次,H指数54。
 
(以下按姓氏拼音为序)
Benjamin Becker
2015年通过外籍高水平人才计划全时全职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为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之一。Becker教授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和杜塞尔多夫大学取得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在波恩大学精神病学的博士后研究期间,对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以及高级神经成像进行过深入研究。目前Becker 教授致力于采用神经影像学与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解码和调控等人类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手段(如实时神经反馈和新型药理学神经增强剂),研究情绪体验的神经机制和动态行为特征及相应认知策略的调节作用,并基于此进一步结合针对性的神经调控手段,为诸如成瘾和焦虑的精神疾病发展新型无创的治疗方案。自2010年以来,Becker教授在AdvancedScience, PNA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eLife, Molecular Psychiatry,Brai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余篇,并且参与撰写了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成像领域的多部学术著作。目前担任Psychotherapyand Psychosomatics, Psychopharmacology, BMC Neuroscience, and Psychoradiology等杂志的编委会成员以及Neuroscience and Addictive Behaviors的客座编辑。
 
郭毅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何宗岭
博士,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抑郁诊疗示范中心负责人,中G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委员,四川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四川省心理协会临床心理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华西精神医学联盟心理测评专业组区域组。从事精神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 10余年,专注抑郁、焦虑症等心身障碍及睡眠障碍的临床诊疗。承担GJ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等,发表SCI论文20余篇,抑郁症情感调控系统的脑机制研究获2020年度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李凌江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研究员,湘雅名医,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前任所长(1999-2014年);GJ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G杰出精神科医师,享受GWY政府特殊津贴。中G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基础与临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GJ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精神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G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共同组长,《中G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G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第一版》共同主编。《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辑。全国医学八年制教材《精神病学第三版》主编。主持GJ973课题、GJ支撑计划、GJ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56篇(SCI论文148篇),获GJ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九项。
 
李其富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医学院教务处处长、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和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中G抗癫痫协会理事、癫痫社区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中G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G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G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海南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癫痫和脑血管病临床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癫痫的发病机制研究。主持GJ自然科学基金3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教材5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获中G医师协会“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入选海南省“领军人才”、南海名家青年项目和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获“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李远清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GJ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南粤百名杰出人才培养工程人选,获GJ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等。是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IEEETrans. on Human Machine Systems 等4份SCI国际期刊的副主编。1988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4年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7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2000年以来,先后致力于独立分量分析与盲源分离、稀疏编码、机器学习、脑电与fMRI信号分析、脑内视听觉整合、脑机接口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在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Magazine,Proceedings of the IEEE等IEEE期刊上发表长文60余篇,在Brain,Nature Biomed. Eng., Cerebral Cortex, Human Brain Mapping, NeuroImage, MachineLearning,Pattern Recognition,NeuralComputation,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NIPS等国际著名期刊及权威会议上发表论文共5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50余项。主持项目包括GJ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J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担任中G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G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吕宝粮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1994年获日B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中心共同主任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主任。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Computing、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荣获2018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最佳论文奖、2020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21 IEEE Transactionson Affective Computing最佳论文奖,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仿脑计算理论与模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感智能和情感脑机接口。
 
明东
GJ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GJ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GWY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智能医学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IFESS Life Member、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委,《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软著80余项,PCT国际专利多项;论文入选英国物理学会IOP高被引奖、JNE Highlight、JNER Highly Accessed、IEEE TBME Cover等,并被Science、Nature专刊报道;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王跃明
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学科: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围绕脑机接口“实时动态精确解码”、“信息编码与输入反馈”、以及“环境感知与脑机互适应”三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国际首个脑机融合视觉增强大鼠机器人、国内首例志愿者侵入式脑控机械手等。发表论文70多篇,包括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Machine Intellience、IEEE Trans. on BiomedicalEngineering、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Systems、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GJ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项目超过5000万。成果获国际脑机接口会议(BCI Meeting)脑机接口创新研究提名奖、入选2016年中G高校十大进展、获中G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获中G人工智能学会杰出贡献奖。担任IEEE Tra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 (IEEE TCDS)、IEEE Brain Newsletter编委,担任ISO/IEC JTC 1 “新兴技术咨询组”和ISO/IEC JTC 1 “脑机接口技术咨询组”专家,担任IJCAI-PRICAI 2020 HBAI会议主席、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组织委员会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ain Informatics (BI 2019)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yborg Intelligence组织委员会主席。

王怡雯
Yiwen Wang received B.S. and M.S. degrees fro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Hefei, Anhui, China in 2001 and 2004 respectively. Shereceived a Ph.D. degree from 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FL, USA in 2008. She then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s a Research Associate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owloon, Hong Kong.  In 2010, she joined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 In 2017, she joined the faculty at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22, she is promoted to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substantiation.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neural decoding of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neuromorphic engineering. She serves as the chair of IEEE brain publication subcommittee, the Chair in the IEEE EMBS Neural Engineering Tech Committee, the Board Member of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s Society. She is the Editor-in-Chief of IEEE Brain Newsletter, she serves i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and is the associate editor of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Engineering. She wa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She holds one US patent and has authored more than 100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谢鹏
973首席科学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GJ卫健W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中G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第三、四届会长,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神经科学高被引学者,卫生部突贡专家,GWY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G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G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常务理事,GJ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带头人。主持1项973项目;GJ重点研发专项1项;863项目1项;中G医学科学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及其他GJ自然科学基金8项。以通讯作者在NEJM、Lancet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3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1.25分,SCI他引总次数8494次,单篇最高他引745次,Altmetric评分单篇最高1547分,被F1000收录3篇。获GJ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1项,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被评为第二届“国家名医”(2018)和“科学中G人(2018)年度人物”。授权发明专利7项,科技成果转化2000万元。研究成果改写M国FDA用药指导规范,成果被写入中G医学科学院2016年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中G科学院2019《科学发展报告》和7项国际权威指南。
 
许琪
中G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副院长。2004年毕业于中G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G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批长聘教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中G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先后获GJ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中G青年科技奖”、“中G青年女科学家奖”。20余年来致力于抑郁症、难治性癫痫、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等重性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已在Natur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 、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American Journal ofPsychiat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PNAS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60余篇,均在协和医科大学完成。
 
尧德中
博士(工学1991, 生物医学2005)。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2018-),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3-)、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13-),全国人D代表(2018-),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创院院长(2001-2017)。中G脑电联盟理事长(2018-),中G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015-),中G医学科学院神经信息创新单元负责人(2019-)。2005年获得GJ杰出青年基金,2006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2010年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7 入选AIMBE Fellow, 2018获国际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科学学会(ECNS) Roy JohnAward。主要成绩:1.在脑电数据处理规范化方面,建立脑电零参考技术和云脑信息处理平台WeBrain;2.在健脑强脑技术方面,开展了脑音乐、脑游戏、脑肌肉、脑肾脏交互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脑器交互学概念,创办脑器交互学国际期刊(微信公众号bacomics);3.在脑机制模型模拟方面,开展了皮层-丘脑-基底节模型和数字孪生脑模型的研究。先后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Google 引用1万3千余次,h指数57。2014-2018入选Elsevier“中G高被引学者”榜单,新近入选World’s Top 2% Scientists 的神经科学领域的 “生涯影响力”( 1960-2020)和“年度影响力”(2020)榜单。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针灸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GJ优青、青年长江学者,获得GJ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研究方向为针灸效应中枢机制。
 
周波
医学博士、一级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学科管理协作组组长,中G医师协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GJ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西部(九省)心身医学联盟主席,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心理协会副理事长,GJ注册系统心理督导师,曾获得“中G心身医学突出贡献奖”,四川省“优秀精神科医生”,第13批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川省医学科学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周昌松
物理学博士,香G浸会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浸会大学非线性研究中心主任,计算及理论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获南开大学物理学士, 1997年获南开大学物理博士,1997-2007年在新加坡、 香G、 德国等地从事访问研究, 是洪堡基金获得者。2007年加入香G浸会大学物理系, 2011年获浸会大学“杰出青年研究者校长奖”,2021年获“杰出研究表现校长奖”。周昌松博士致力于复杂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特别是网络的复杂联结结构与体系的动态行为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近几年与国际国内系统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合作,把这些理论进展应用到大脑的复杂联结结构和活动以及认知功能及障碍的分析和建模等方面研究中。周昌松博士对生物神经网络复杂结构、动力学及其高成本效益如何启发类脑智能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国际交叉学术刊物PNAS,PRL,PhysicsReport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J Neuroscience,NeuroImage, Cerebral Cortex,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Google Scholar引用近15800次,H-因子为47)。任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PLoS One,Cognitive Neurodynamics学术编辑,及多种国际期刊常任审稿人。
 
左西年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GJ重点实验室教授,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发展群体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应用数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群体神经科学研究,致力于推动神经影像数据共享与开放式脑科学实践,领衔建立了国际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CoRR)和中G彩巢计划(CCNP),首先在国际上利用神经振荡理论揭示了全脑BOLD信号低频振荡的多频段特征及基底节特异性频段。现担任Human BrainMapping、Network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中G科学数据》等副主编或资深编委,曾任国际人脑图谱学会理事和程序委员会主席(2018-2021),自2017年起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酒店预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