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标题中的“人工智能艺术”一方面仍指向算法作为一种生成机制在艺术史中的传统(如“计算机艺术”的先驱Frieder Nake, Vera Molnar, Manfred Mohr等人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指向一种一度模糊不清的艺术形态在近期发生的转变。
“人工智能艺术”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大量艺术创作,机构展览,研究和讨论的进行,已经初步拥有被从业者共享的创作逻辑,话语和批判语境,它也从对工具的直接使用,展开为更为错综复杂的思考:对数据集的探索和介入,为机器学习提供语境说明,对技术供应链和产业结构的质询,对劳动、偏见和价值的反思,对人工智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讨论,以及对机器智能的形而上回应等。在以GAN为主导工具的“人工智能艺术”中,曾大量存在关于此类创作与之前的诸种艺术形态(如摄影、网络艺术、广义的新媒体艺术)之间究竟是连续体(continuum)还是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的争论,而此刻我们谈论的“人工智能艺术”似乎更多地指向这个术语内部正在经历的一次关于是“连续”还是“转移”的讨论。当斯坦福人类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在一篇论文中将“基础模型”(亦即在广泛的未标记数据上进行训练的模型,可以在最小的微调下用于各种应用)推广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范式时,上述的“人工智能艺术”实践也开始广泛拥抱那些已经反响如潮的大模型们(从Midjourney到ChatGPT)——“连续”之处在于关于创作者和算法/模型之间动态关系的讨论仍然有效,而“转移”之处则在于当下的这些模型亦指向了一种新的技术社会现实:广泛的无监督/标记学习使得已被建立的一套关于标注劳动的批判话语不再大面积适用,算法偏见已成共识,倾倒式的数据集权重使得艺术家和广义的使用者不再能直接介入或fine tune,高度界面化(也更加黑箱化)一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传播效应,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个性化使用的可能,这些细节处的变化使得我们不得不将基于“基础模型”的一系列“人工智能艺术”创作,适当地和前序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出区分——这并非将二者截然分离,而是通过适当的间距,使得其间的延续和差异性可以被更明确地讨论。
同时,正如上一股“人工智能艺术”的浪潮带来大量关于机器主体性、“智能本质”和生命形式的本体论层面的想象和质询,基础模型的出现也在将这些课题引向更为深广之处。本次的分享会将邀请学者周亦张从人工生命的观念史开启对话,同时邀请两位长期在创作中与人工智能发生交叉的艺术家孙羽茜和武子杨从实践角度观看在人工智能艺术内部所发生的“延续”和“转移”,其与当下的技术现实有何关系,又能延展出何种技术生命哲学。
时间:2023年6月11日(周日)20:00-22:00 (北京时间)
20:00-20:30 周亦张:人工生命的观念史与艺术批评
20:30-21:00 孙羽茜:AI,游戏与匹诺曹:大语言模型创造的故事
21:00-21:20 武子杨:“过滤气泡”,“AI考古”与实时模拟
21:20-22:00 对谈环节,主持:龙星如,对谈嘉宾:汪嫣然(甜河)、十三维
周亦张,南京大学艺术文化学博士生,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2022-2023)。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艺术、媒介考古与知觉哲学。有论文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刊物。
主题:人工生命的观念史与艺术批评
简介:人工生命艺术回应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技术如何调节生命的本质与边界问题。当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在阐释这一问题的时候常常表现为还原主义的技术阐释,本次分享则想从生命哲学层面补充关于人工生命艺术的形式本体论阐释。分享将以许煜梳理的生命哲学中的递归性思想为线索,补充谢林、黑格尔、伯格森、康吉莱姆等思想家关于生命的哲学论述,在生命的肯定性与否定性、潜能阶次、几何秩序、极性、畸形等范畴中联系当前的人工生命艺术,以期对人工生命艺术的艺术批评话语提供借鉴。
孙羽茜,AI叙事研究者与艺术家,毕业于清华美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在读博士生,rct.ai艺术顾问,Super Rare平台加密艺术家。专注于AI对话系统在艺术和游戏领域的跨界研究。研究与作品发表于SIGGRAPH Art Gallery, CVPR Art Gallery、ISEA、CHI Interactivity、Foundation of Digital Games、艾厂AI艺术中心、韩国光华门广场和纽约时代广场等展览与会议,并入围英国Lumen Prize数字艺术奖。
个人网站 https://fakecheese.me/
主题:AI,游戏与匹诺曹:大语言模型创造的故事
简介:当看到木偶匹诺曹说“想要成为人类”时,人们会觉得他很可爱,但当今AI系统的编造能力,比如New Bing的“Sydney”人格,却让人们大为恐慌。实际上,文学角色和AI对话系统都具有虚构性。如果将聊天机器人(Chatbot)视为虚构角色,能影响到人们对其AI系统的认知吗?我们可以把ChatGPT当作匹诺曹吗?
作为艺术家,我以chatbot为核心创作媒介。我让AI访问未来的地球,把《一千零一夜》改编成AI文字冒险游戏,让游戏NPC潜入玩家社群互动……就像我们玩游戏和看电影一样,故事的视角可以引发主观的解读和意义感。我将以自己的诸多Chatbot为例,探讨AI的虚构性语言中和故事,以及其对人类创造力和集体共识的潜在影响。
武子杨,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前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目成员。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佛罗伦萨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他的视频,增强现实 (AR),人工智能 (AI)模拟和互动视频装置等在国际不同的展览展出,包括费城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与旗下根茎,沃克艺术中心,罗切斯特艺术中心,SXSW,迪拜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伦敦Annka Kultys画廊,柏林Eigenheim画廊,佛罗伦萨美第奇宫,米兰设计周,今日美术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长征空间,成都双年展,K11,松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等。他的近期奖项和驻留包括阿尔弗雷德艺术学院The Randall Chair奖;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开物者”驻留;AACYF Top 30 under 30青年精英榜;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MacDowell 麦克道威尔基金;iea电子艺术学院驻留;罗伯特·劳申博格艺术基金会ROCI Road to Peace获选者等。
主题:“过滤气泡”,“AI考古”与实时模拟
简介:通过介绍在过去与AI相关的两个项目,分享对于算法控制与偏见、“AI考古”、集体创世等主题的探索,以及对3D动画视频、人工智能(AI)生成、数据可视化、实时模拟等媒介的实践。《一个有科技的女人》(2019)他通过长期大量收集其个人的每日社交媒体信息与数据,训练出了一个AI版本的“我”。通过与其对话、生成剧本和创作叙事,呈现看似遥远混杂信息的内在关联,去探索人如何被算法重构。《事件模型》(2023)则使用文字生成3D模型的AI工具将一系列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各类新闻和社会事件生成并记录为一颗颗“AI化石”。作品充斥着人类与AI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经验,推想了人类信息在未来会怎样通过这些“化石”被解读和误读。
龙星如 (Iris Long),策展人,写作者,研究方向为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的心理地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博士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前沿实践方向。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 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青策计划大奖),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等,她也为艺术家刘昕、Lauren Lee McCarthy等策划国内首个个展。
2020、2022、2023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
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
汪嫣然(甜河)是一位现居上海的跨学科研究者、艺术评论人、诗人。在艺术、哲学和科技的交叉领域进行工作,研究兴趣包括技术现象学、新物质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曾就读于同济大学哲学系、巴黎高等艺术研究院,现为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其艺术评论见于《Leap艺术界》、《画刊》、Art-Ba-Ba等媒体。同时也是法中艺术促进会(APECA France-Chine)的艺术顾问。
十三维,心识宇宙研究院院长,集智俱乐部核心作者,科学作家。长期关注研究意识与认知科学、复杂系统与因果科学,文艺理论与数字美学、游戏科学。
1. 集智俱乐部B站直播
扫码进入直播间
2. 集智俱乐部视频号
3. 付费报名复杂科学×艺术研讨会,可加入社群,获取腾讯会议、回放等权限。与社群成员共同交流,推动社区发展。报名收入将用于项目报告、内容成产及社群运营。集智学园VIP可免费参与本系列探讨会。
发起人:十三维、汪嫣然、龙星如
主办方:集智俱乐部
联合策划:Conversazione
协办方:心识宇宙、福建师范大学美育中心、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复杂问题研究所
媒体方:信睿周报
总统筹:王朝会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到复杂性研究启发的“思维方式”已迅速传播到认知活动的多个领域。混沌、自组织、临界、自创生、涌现 ……其概念层次的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世界的灵活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理由将复杂性理论视为一个扩充艺术与科学之间交叉领域的重要课题。艺术对复杂性做出反应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创造出显示“涌现行为”的系统。就本体论而言,我们不再将艺术品视为静态之物,而是将其看作不断发展的创造性过程的一个实例。同时,新兴的复杂科学(Complexity Science)也向当代艺术实践者提供了一个敞开的工具箱,这些工具包括混沌、分形、元胞自动机、遗传算法、蚁群算法、人工神经网络、L-System、人工生命等,它们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美学、生物艺术与人工智能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复杂科学不仅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意识和生命系统的生成机制,而且有利于激发各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协同发掘后人类创造力和新美学的潜力,以期打开更趋向于综合性的创意空间。
由集智俱乐部主办,心识宇宙研究院院长、科普作家十三维,艺术评论人汪嫣然和策展人龙星如联合发起的“复杂科学与艺术”研讨会,旨在汇聚各领域内的行动者与思想者——包括科学家、艺术家、学者及相关从业者——展开超越单一学科的跨界知识讨论,探索复杂性研究与人文艺术潜在的交叉地带。本研讨会预计从2022年7月开始,每月举办一次,共计十二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报名参与,可加入社群并获得视频回放。
参考资料:
2.If Pinocchio Doesn’t Freak You Out, Sydney Shouldn’t Either https://www.wired.com/story/artificial-intelligence-fiction-philosophy-consciousness/
3.Philosophers on Next-Generation Large Language Models https://dailynous.com/2023/03/16/philosophers-on-next-generation-large-language-models/
4.Why Do We Care about Literary Characters? https://press.jhu.edu/books/title/9999/why-do-we-care-about-literary-characters
5.译介丨Mark Riedl:人工智能故事生成导论 (2021) http://www.psyxel.com/mark-riedl-intro-ai-story-generation/
6.Generative Agents: Interactive Simulacra of Human Behavior (斯坦福AI小镇)http://arxiv.org/abs/2304.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