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Convergent processing of the world may be a factor that contributes to social connectedness. We use neuroimaging and network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cialnetwork position (as measured by in-degree centrality) of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neural similarity while watching naturalistic audio-visual stimuli (specifically, videos). There were 119 students in the social-network study; 63 of them participated in the neuroimaging study. We show that more central individuals had similar neural responses to their peers and to each other in brain reg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level interpretations and social cognition (e.g., in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whereas less-central individuals exhibited more variable responses. Self-reported enjoyment of and interest in stimuli followed a similar pattern, but accounting for these data did not change our main results.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neural processing of external stimuli is similar in highly-central individuals but is idiosyncratic in less-central individuals.


对外部世界产生相近的反应,可能是促成社会连通性的一个因素。这项研究使用神经成像和网络分析来研究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观看中性视听刺激(特别是视频)时,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以入度中心性衡量)和他们神经活动相似性之间的关系。有119名学生参与了社会网络研究,其中63人参与了神经影像学研究。研究发现,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个体与同伴的大脑区域具有相似的神经反应,这些区域与高级别的解释和社会认知相关(例如,位于默认模式网络),而位于边缘的个体则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化反应。自我报告的喜爱和兴趣的刺激遵循类似模式,但考虑了喜爱程度和兴趣后,没有改变社交网络中心者大脑活动相似这一核心结论。这些发现表明,对外部刺激的神经处理在社交网络中度数高的个体中是相似的,但在度数低的个体中是特殊的。


研究领域:社交网络,神经活动,中心度

郭瑞东 | 作者

梁金 | 作者

邓一雪 | 编辑



论文题目:

In-degree centrality in a social network is linked to coordinated neural activity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432-3


人类的兴盛来源于其社会性。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会对个人的幸福感有害;处在社交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也会对个人产生深远影响。但为何有些人会社恐,有些人却左右逢源呢?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可以归因于大脑的神经活动模式。


具体来看,一种假设是大脑活动与同辈更相似的个体人缘更好,而神经活动具有特异性的个体,处在社交网络的边缘。近日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论文“社交网络中的入度中心性与协调的神经活动”,通过网络分析,结合功能核磁影像来验证这一假说。实验受试通过问卷提供经常联系人,由此构建其社交网络,通过入度中心性(In-degree centrality)衡量他们是否位于社交网络的中心。之后记录119名受试中的63人在观看中性视频时的神经活动,并通过问卷得出个人对视频的喜爱和感兴趣程度。

               

图1. 该研究实验设计图


研究发现,楔前叶和顶上小叶这两个对应高层级解释和社交认知的脑区,大脑活动和入度中心性显著相关。越是处在社交网络中心的人,大脑活动和同辈的典型模式相似度越高。

               

图2. 受试者(大学一年级新生)属于两个独立的社交网络,网络中点的大小代表入度中心性,边上的箭头代表一方将另一方提名为好友,颜色越靠近红色,说明其在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PFC)脑区,和群体典型值的相似度越高。dmPFC 中相似的神经反应与对事件和社会认知的共享的高级解释相关联(例如,默认模式网络的所在区域)


研究还发现,处在社交网络中心的个体自我报告对视频的喜爱和兴趣程度,也更能反映他们同龄人的偏好,与同龄人有更大的平均相似性。而拥有和其他人更相近的偏好,可能有助于他们通过共同兴趣与同龄人建立联系。


在将个人自述对视频的喜好和兴趣也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分析中之后,发现之前论述的相关性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大脑区域的神经相似性与高层次的解释和社会认知有关,这种相似性与网络中枢性有关,超出了我们通过自我报告的偏好所能捕捉到的范围。


这进一步论述了该研究的核心结论:对世界的相似理解,反映在人类大脑的相似反应中,有助于人类建立和维持社会联系。在社交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个体以典型的方式处理外部刺激,而处于边缘位置的个体则以特殊的方式处理外部刺激。从这一结论引申,可以得出,相似的大脑活动使某些人能够与更多同龄人建立联系(包括那些与他们不是朋友的人),从而处于社交网络的中心;而另一些人可能有特殊的大脑活动模式,这可能导致与他人相处时面对更大的困难。



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


随着电生理学、网络建模、机器学习、统计物理、类脑计算等多种技术方法的发展,我们对大脑神经元相互作用机理与连接机制,对意识、语言、情绪、记忆、社交等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大脑复杂系统的谜底正在被揭开。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研究者的交流合作,我们发起了【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


集智俱乐部读书会是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系列论文研读活动,其目的是共同深入学习探讨某个科学议题,激发科研灵感,促进科研合作。【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由集智俱乐部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将于3月19日开始,每周六下午14:00-16:00(或每周五晚上19:00-21:0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行,预计持续10-12周。期间将围绕神经网络多尺度建模及其在脑疾病、脑认知方面的应用进行研讨。




详情请见:

神经动力学模型读书会启动:整合计算神经科学的多学科方法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集智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