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

来源:roboticschina


集智俱乐部联合腾讯研究院、南京大学,发起了以计算社会科和人工智能交叉为主题的十天闭门研讨会。让你和优秀的同学老师一起,头脑风暴,尽情享受思维碰撞的刺激和乐趣!



议程安排

主题:

计算社会科学:当社会科学遇到人工智能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When Social Science Mee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地点:南京

时间:1月14号-1月23号

议程一:计算传播+人工智能研讨班

议程二:“集智-腾讯”计算社会科学研读营

主持人:吴令飞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组织者:

王成军(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巢乃鹏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史冬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张江(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徐绘敏(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铁薇(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贾小双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议程一


议程一:“计算传播+人工智能”研讨班

时间:1月14日-19日

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新闻传播学院A307。


集智

来源:iyiou


主题:研讨班的主题为“计算传播+人工智能”。


目的:本次课程旨在汇集来自社会科学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高度相关但松散联系的群体的学者,为双方创造一个开放、动态的学习环境。


背景:社会科学和人工智能最富有成效的结合之一是词向量方法(word2vec),它为工业实践中的各种智能系统提供动力,包括机器翻译、项目推荐、语音识别、问答,并为学术界的机器学习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与此同时,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社会和文化系统建立模型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科学、技术、教育、就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洞察力。词向量背后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嵌入方法已被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揭示社会等级和识别社区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最近,人工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一个进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直接在复杂网络上训练标记数据,把节点当作神经元,把边当作传递错误的连接点,可以用来识别不同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科学和人工智能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了多年,我们相信是时候让这两个群体在计算社会科学这个交汇点上彼此交谈了。 因此,我们组织了此次研讨班,把对计算社会科学和人工智能(广义)感兴趣的学生和老师聚集在一起,介绍两个领域的最新理论、模型和方法,促进跨学科合作。


实行:研讨班以研究生为主,南大20个,外校20个。我们将围绕具体的项目(见以下例子)进行理论探讨和代码实现。


具体形式:上午写代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下午读社会科学文献、讨论理论;最后比赛选出10个研究生进入封闭式研读营一起推动项目进展。外地学生可以给适当补助(腾讯赞助经费)。注:1月19 会有团体活动(如:在甜品屋店进行一天的讨论,或者南京郊区户外郊游)。



议程二


议程二:集智-腾讯“计算社会科学研读营”

年度主题:神经网络+社会科学

时间:1月21日-23日

地点:南京郊区某客栈(going to be fancy!)

网页:http://wiki.swarma.net/index.php/2018年集智腾讯计算社会科学研读营


集智

来源:sc.orsoon


内容:“文化与社会的几何”研读营是由集智俱乐部主办,腾讯研究院资助的系列活动的第一期。我们计划将于2019年1月举行的为期3天的前沿文献研读、讨论的活动,主题范围涵盖:复杂网络、社会学,文化,与机器学习。


目的:为了从这些前沿科学领域获得新的研究灵感以及促进集智科学家成员之间的彼此互动、交流,从而孕育全新的科研思想。希望通过此研读营,重新认识文化,社会,与计算之间共同之处。本期研读营并不是:1)知识讲座;2)学术会议;3)空对空的论坛。研读营并不旨在拓展营员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思路,也非个人成果展。入营之前,每位营员需要对神经网络和复杂网络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建议每位营员都能大概的了解背景与文献中的文章。


其他事项


1. 本期研读营中,我们建议每位核心成员在入营之前,围绕主题思考出一到两个研究命题, 并需要在开营的一二天内分别做讲座。讲座需要简要的文献综述,但讲座主题一定要有新意,有想象力,大胆提问。(但也忌讳问题过大,找不到切入点,如“社会即是一台计算机”)。研读营时间短,我们争取不做cumulative science。另外,讲座的内容不需要与营员之前的研究经历相关,且最好能跳出之前研究的限制。


2. 所有营员需要对讲座内容进行讨论,补充,和建设性地评判,并给出具体的下一步建议。


3. 我们强烈提倡和鼓励营员之间的合作,沟通,分享代码。我们希望每位核心营员都持开放的态度,能与任何人合作,也能接受不一样的声音。如果对某个研究命题感兴趣,鼓励结对/组队,一起讨论研究计划,所需的代码结构,做简要的文献综述,并能和其他营员分享讨论。


学生和年轻老师分组混搭,围绕具体的科研项目工作。

例子:

The Shape of Stories, by 徐绘敏,王成军 (南京大学传播学系)

The social dynamics of urban life, by 贾小双(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People2vec: Understanding skill landscapes and predicting team success, 吴令飞(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参与方式

1、扫描二维码填写基本信息:

集智

链接:http://campus.swarma.org/tablepublish/lecture?activity_id=583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2、上知乎回答相关的问题:具体内容在知乎上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196723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跳转。


这是我们设立的一个考核方式来筛选学生,要求大家读一篇论文 ,然后我们将根据知乎答案选择合适的学生,而回答也成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让更多人可以受益。回答问题截止时间是12月23日24:00点。入选结果会由智俱乐部专家投票和知乎票数结合。



研读营往期活动回顾


2018集智-凯风研读营记录

集智


2017集智-凯风研读营记录1

集智


2017集智-凯风研读营记录2

集智


加入集智,一起复杂!



推荐课程


集智

PC端:https://campus.swarma.org/gcou=10140



集智

集智俱乐部QQ群|877391004

商务合作及投稿转载|swarma@swarma.org

◆ ◆ 

搜索公众号:集智俱乐部


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集智

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集智俱乐部):集智